南昌工程学院2025年新年贺词:砥砺奋进谱新篇 接续奋斗向未来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一元复始开新宇,万象更新绘新图。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南昌工程学院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广大校友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朝耕暮耘,春华秋实。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们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团结奋斗、协同育人,硕果累累、收获满满。学校获评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党委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攀升。
这一年,我们固本强基,党建引领更加有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质增效,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项目,喜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称号。深化“问渠”党建品牌建设,高质量党建工作效能不断释放,新增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问渠”党建工作创新基地顺利通过验收。持续正风肃纪,注重警示教育,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深化专项监督,入选教育部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课堂实践案例,攻坚克难、勇于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浓厚。
这一年,我们赓续初心,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聚焦水利电力特色大学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江河战略,主动对接江西“1269”行动计划,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大水利”和“大电力”学科群。全职或柔性引进水利电力类国家级人才5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获批水利部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创建江西省科协金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技小院,荣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2项、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4项。成功举办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年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学术年会、首届南方水网论坛等系列高水平会议。与河海大学、中国水科院、南京水科院、中国安能集团、中国电建集团、赣州市水利局、九江市水利局、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2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水利电力特色进一步彰显。
这一年,我们拓展内涵,发展成效更加显著。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强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水利电力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招生生源质量创历史新高,师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400余项、省部级奖项1100余项,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150余篇。引育博士67人,博士教师达到480人、占比超过40%。新增省级人才17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和宝钢优秀教师奖各1人。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60项,科研总经费突破1.3亿元。斩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完成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各1个,位列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第九位,办学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这一年,我们深化治理,师生幸福感更加充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改革创新,优化治理结构,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建成水利工程馆、水土科学馆、结构工程馆等大型实验平台,升级一批数字化智慧教室,建好水文化馆和蔡超美术馆,改造学生食堂、校园超市和体育健身场馆,办学条件实现全面升级。深度打造《赣鄱流韵长》艺术思政大课,举办校庆日和水文化月系列活动,水文化育人案例获评第六届全国高校宣传工作创新案例,连续12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学校被推荐参评全国文明校园,育人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成为江西国际传播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创作《留学生过中秋节》等优秀作品,海内外主要媒体阅读量超800余万次,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学校的每一步发展、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绩,无不凝结着南工人的默默奉献和辛勤汗水,这就是南工自信、南工精神和南工力量。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任务的布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强化内涵、全面追求卓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朝着建设高水平水利电力特色大学阔步前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南工力量。
回望过去,我们步履铿锵、稳步前行,谱写出南工人砥砺奋进的精彩画卷;立足现实,我们豪情满怀、干劲十足,奏响着南工人干事创业的动人乐章;放眼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大有可为,锚定了南工人奋楫扬帆的宏伟目标。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衷心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衷心祝愿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广大校友万事顺遂、幸福美满!
亚洲通书记 汪胜前
校 长 刘祖文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