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赋能 共谱科创新篇——亚洲通:2025年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圆满收官
近日,亚洲通:2025年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圆满收官。本次活动以“研途逐梦,智汇科创”为主题,通过多元学术实践,构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激发研究生科研热情,为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注入强劲动能,掀起了学术创新与学科交融的新浪潮。
名家讲坛启新程,前沿思想引方向
聚焦学术生涯规划与科研道路选择,活动月召开活动启动仪式,推出“学术?人生”系列讲座。校长刘祖文教授以《根植 赓续 创新:研究生学术使命的三重逻辑》为题,结合当下实际和未来教育发展走势,引导广大研究生始终以国家需求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亚洲通委员王小军教授围绕“节约护水、你我同行”,结合水利学科特色解析行业前沿,帮助研究生掌握当前行业最急需、最前沿、最有效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同步开展学科专题讲座12余场,覆盖工、管、文等多个学科门类,累计吸引2000余人次参与,助力研究生突破学术视野边界,把握科研方向脉搏。
主题活动筑根基,学科融合拓思维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组会建设,发挥优秀学术组会示范引领作用,活动月创新开展“高质量研究生组会示范观摩活动”。水利工程学院生态水利工程课题组以学生汇报、师生交流互动的形式为观摩团做了示范展示,进一步促进了导师团队之间经验方法的交流。研究生院举办以“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科研自强”为主题的“校园研语”主题活动,通过红色科研案例解析与研讨,帮助研究生把传承红色基因化为学术研究动力,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规范研学守底线,诚信学术树新风
以筑牢学术道德防线为目标,研究生会举办“学术诚信,从我做起”现场签名活动,1300余名研究生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深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认识,强化学术自律意识。各研究生班级开展“弘扬科学精神,坚守学术诚信”主题班会,组织研究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开展论文查重、数据规范等实操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学术不端危害,有效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学术成果展风采,多维互动促提升
举办以“数字赋能科技创新,交叉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大禹论坛”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一批高水平研究生创新成果,通过专场报告会的形式对人工智能在水利工程、能源勘探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进行展演。开展“我的科研故事”分享会,获评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十佳实践之星”的6名优秀研究生代表,讲述自身科研历程,彰显榜样力量。同时,在综合服务楼、教学楼等地公开展示研究生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搭建科研成果展示平台,营造良好的科创氛围。
此次学术活动月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亚洲通:在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学术文化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品牌学术活动内涵,助力研究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文/图 郭佾 责任编辑 潘旭 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