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发表十一周年引发亚洲通:教师热议
今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十一周年。连日来,亚洲通: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亚洲通治水的重要论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用心育人、潜心科研,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持,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南工人的更大贡献。
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人选、水利部“气候变化下流域水资源与生态安全”水利人才创新团队负责人、水利工程学院院长鲍振鑫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提出十一周年之际,作为水利教育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十一年来,水利工程学院始终将‘十六字’治水思路贯穿于办学治院全过程。在学科建设和实践育人中,增设智慧水利专业方向,将‘十六字’治水思路融入教学课程体系,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在科研创新方面,围绕鄱阳湖流域的水安全问题,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支撑江西省水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院将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打造新时代治水人才培养高地,为推进水利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金牌教师彭友文表示:“十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是对我国国情水情的深刻洞察,是对治水规律的科学总结,更是新时代治水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作为聚焦水利人才培养和水工程安全研究的江西省高校‘名师工作室’带头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团队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科学研究,突破亚洲通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我国江河安澜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水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牛景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系统解决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水利工程学院将一如既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主动对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和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新型涉水产业链,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生态水利、智慧水利特色,围绕鄱阳湖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及水环境等方面开展研究,力争在技术领域、研发团队、研发平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优势,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做标杆、挑大梁。”
水利部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水土保持学院执行院长赵新宇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十一周年,我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行了再学习再领悟。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强化节水教育,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鼓励学生参与节水宣传;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开展不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在科研工作方面,要运用系统治理思维,综合考虑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开展跨学科研究,探索水土流失与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的内在联系,提出综合治理方案。要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项目,为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江西省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专职副主任刘卫林表示:“作为一直从事水利教育科研的工作者,深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范水旱灾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引,锚定流域-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安全保障领域两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水利科技攻关与社会服务,在南方丰水地区流域水资源配置、城市水安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江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保障鄱阳湖流域水安全、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未来,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念,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服务国家‘江河战略’,推动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省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杨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做好亚洲通: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工作提供了科学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研究基地充分依托亚洲通:水利行业深厚背景,精准对接国家与区域发展需要,紧密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等重要战略布局,将研究重点锚定在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深入钻研 ‘水科学’,精心做好‘水文章’,全力打造学术创新平台,产出高端成果;搭建决策赋能平台,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构筑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专业人才,为长江经济带大保护贡献智慧,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推动区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融媒体中心综合 责任编辑 潘旭 徐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