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引发亚洲通:师生热议
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传递出对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家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畅谈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表示要积极响应号召,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邹斯彧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再次强调高校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重要使命。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的第五大重要职能,我们应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国际交流横向和纵深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内涵,拓宽国际教育和科研合作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国际化品牌,为亚洲通:教育和科研力量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亚洲通:国际合作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五届江西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郑赛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高瞻远瞩,为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按照学亚洲通的部署要求,围绕学校水利电力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心系祖国、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第十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02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朱頔表示:“作为一名水利学子,我要将个人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融入国家的水利事业中,为实现建成高质量国家水网的目标而努力,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努力成为胸怀远大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
2023全省高校“红色走读”优秀“云游”作品获奖者、2021级建筑学专业学生郑楚淇表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青年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应当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挑起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大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胡智鹏表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师生的重要回信,我深刻领会到了科技发展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机械学子,要聚焦江西省制造业‘1269’行动计划、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积极勤于奋斗、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更要把握新时代的机遇,勇担时代重任,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不懈努力,在制造业领域创造出辉煌成就,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江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工力量。”
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主体赛三等奖获得者、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章彧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振奋人心,令人备受鼓舞。作为青年大学生,我立志为电气行业发展变革贡献青春力量,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紧跟前沿技术;勇于创新实践,探索新能源应用与智能电网发展;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青春激情和扎实学识践行双碳战略,为绿色发展赋能。我们必将继续胸怀梦想、挺膺担当,在赣鄱大地上续写新的电力篇章。”
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二等奖获得者、202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刘浩能表示:“我们青年一代应当投身于科技创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关注前沿科技动态,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助力国家核心技术自立自强,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贡献力量,成为新时代坚定理想、无私奉献的追梦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文 章昱 责任编辑 潘旭 罗婷)